2012/8/12 来源:欧邦航空货运 浏览量:3115
根据《“十二五”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》,“十二五”期间将新增运输机场82个,预计到“十二五”末建成通航的运输机场将达到230个左右。黄民表示,在机场建设方面,要按照既要适度超前、又要量力而行的原则,即在规划布局、建设规模方面,要适度超前;在标准层面要量力而行。在未来新建机场中,基本都是支线机场。
“过去民航机场建设不像有些人说的超前了,实际上是滞后了。”李家祥说,美国有各类机场1.9万个,巴西、南非也有700多个,日本的一个汀(相当于中国的一个乡)都有机场,而中国现有航空机场182个,加上通用航空机场还不到300个,中国现在的地级行政区就330多个,平均一个地级行政区不到一个机场,甚至有的拥有一千万人口的地级市连一个机场都没有,这说明我国现有机场建设大大滞后,而之所以要超前发展,因为改扩建会造成浪费,超前相对节约。
李勇进一步指出,机场作为地方公共基础设施建设,其投入产出比高达1:8,同时,机场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非常强的拉动效应,促进区域经济发展,缩小城乡差距,另外对应急救援、国防安全等都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,它不仅是运输线、经济线,还是生命线,因此要主动适应,适度超前。
此前,民航局有数据显示,现在180个运输机场里可能有130多个都处于亏损状态。对于如何理解超前发展和普遍亏损的情况?李家祥表示,所谓亏损,是指机场自身运营中所产生的盈利和亏损的效益比的问题,没有计算它的综合效益。以黑龙江漠河机场为例,一年运营费用不到2000万,但机场给漠河的旅游、物流等方面带来的综合经济效益是一年3个多亿,效益比按照15%来算,3个多亿的收入直接产生的利润就是4500万,扣除2000万,还赚2500万。因此,很多地方宁愿补,也要飞,也要建,就是考虑旅游、文化、经济等综合效益。